B体育官方网站读懂广州·粤韵|越秀山上故事多 演变流传两千年白云山余脉越秀山,是广州人最熟悉的名山。传说中,五位仙人向广州撒下稻穗后,化作五只羊落在越秀山上。这座东西长一千多米,南北长一千一百多米,因有越王台故址而得名的丘陵,是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起点。虽然越秀山的海拔只有七十多米,与羊城的缘分却源远流长。城脉文脉人脉,名景名山名人,说不尽,道不完,故事背后还有千年未解之谜,更多一份神秘魅力。
广州北倚连绵起伏的五岭余脉九连山,南临烟波浩渺的伶仃洋;白云山和越秀山像巨大的苍龙,盘旋在珠江之畔,形成“飞龙吸水”之势。“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广州依山建城的历史就在这一片山环水抱的福地展开。
越秀山是白云山余脉最末的丘陵。古广州的地形从北向南,可分为白云山山地、越秀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平原四种。越秀山的走向和白云山一致,也呈东北-西南走向。丘陵因受沟谷分割深切,所以山坡陡峭,形成天然护城屏障,使广州北面不必开凿护城濠池。
古人称越秀山为省会主山,视之为“南武之镇山”。越秀山主要有7座石英砂岩的小山冈,即越井冈、桂花冈、木壳冈、长腰冈、上山冈、蟠龙冈和鲤鱼冈,最高峰是镇海楼东北方的蟠龙岗(今四方炮台遗址所在山冈),高七十多米。
越秀山古时北接白云山,南连禺山、番山,再往南下沉于海(珠江)。两千年前,汹涌的波涛可直抵越秀山南麓。沧海桑田,随着珠江滩涂淤涨成陆,并向南推移,原“下沉于海”的山势逐渐改变。到了现代,原岗陵地遍起楼宇,山势渐失,以至不复得见古时的山脉走势。
打开今天的广州地图,越秀公园被四条马路所包围,西为解放北路,北为环市中路,东为小北路,南为应元路,这也是今人心目中的越秀山范围。但古代越秀山没有明确界限,范围也比现在大得多,大致西至今流花湖公园、东风路与人民路相交处的西山高岗一带,东至东濠及其东侧一带岗丘,南至今东风路,北至今环市中路。古人还将今东风路以南和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以北地域、城隍庙一带视为越秀山麓。
越秀山以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越王台”而得名,从古至今多次被列入羊城八景。从明城墙到镇海楼,从五羊石像到中山纪念碑,行走在越秀山,就是在欣赏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
如今,越秀山每年有近千万的客流量。说起来,这座名山备受人们青睐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秦汉时期,从“任嚣城”或“赵佗城”出发,去越秀山主峰只要走1.5公里。南越王赵佗就特别钟爱越秀山,曾在此款待汉朝使者陆贾,并在山上建“朝汉台”,以表其臣服汉朝之心。每年三月初三,赵佗都要带着群臣到越秀山登高游玩,随行宫女跳起越族歌舞。越王台上,歌舞宴饮,盛极一时,故而又名歌舞冈。正是由于越王台的缘故,越秀山最早又名越王山、越台山。
到了唐代,曾经很热闹的越王台仅留残基。著名诗人韩愈有“乐奏武王台”之句,张九龄面对荒凉的越王台,吟出“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的诗句,发思古之幽情。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宫廷再次将越秀山用作君臣游宴之地,开国皇帝刘岩下令铺设一条磴道,从山脚通向越王台,名曰“呼銮”,道路两旁栽种菊花、芙蓉。他常在此与群臣饮宴作乐,越王台因此又被呼作游台。宋元年间,越王台屡筑屡毁。诗人杨万里寻访越王台,留下“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的绝句。
清代道光年间,诗人张维屏在《九日粤秀山登高》中写道:“朝台安在哉,歌舞已消歇。”可见,越王台在清代已无从寻觅。
千百年来,诗人留下的吟咏给考古学家留出很大的遐想空间。那么,越王台的具体位置在哪儿呢?这一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它在越秀山主峰越井冈上。
南越国君生前在越秀山游乐,死后也埋在此处。1983年6月9日,当时的广州文管会考古队队长黄淼章接到电话,对方称象岗工地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可能是古墓。黄淼章没有料到,自己竟成了进入千年古墓探秘的“第一人”。出土文物证明,陵墓主人是赵佗之孙赵眜。
赵眜之墓的发现,让专家进一步推测,藏有更多奇珍异宝的赵佗陵墓极有可能藏在越井冈深处。然而,据史载,赵佗是岭南第一个用“障眼法”来修筑自己陵墓的人,出殡时马车分别从四个城门驶出。他生前摆下的阵,令他的陵墓成了千古之谜。这就更给这座名山罩上一层神秘色彩。
越秀山上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甚多,又以闹中取静闻名。到广州不登越秀山,如同到杭州不游西湖,是一件憾事。如果你要读懂羊城的前世今生,就非登越秀山寻访不可。
冬日的越秀公园,草木苍翠。记者来到越秀公园东南麓的东秀湖,驻足于东秀湖畔观荷亭。凉亭造型别致,红色瓦顶在绿树丛中格外醒目;湖边种着蒲葵,小鸟啾啾,鲜花绽放。
街坊们或许不知,东秀湖往南的一区域就是古时菊湖之所在。宋代首次评选羊城八景,风景秀美的“菊湖云影”成为八景之一。宋亡以后,元军把水库放干,“菊湖云影”消失不存。
历代羊城八景中,与越秀山相关的景观入选次数最多。元代“粤台秋色”、明代“粤秀松涛”“象山樵歌”,清代“粤秀连峰”和“镇海层楼”以及当代的“越秀远眺”“越秀层楼”“越秀新晖”,无不吸引人们登临题咏、雅聚怀古。明清以降,身在羊城的著名文化多留下登山诗作。朱彝尊、阮元、张之洞、朱次琦乃至近代的廖仲恺、黄节、叶恭绰等,都对越秀山念兹在兹。明末清初“岭南三家”之一的陈恭尹,59岁时(1689年)登临刚重修过的五层楼,写下著名的《镇海楼赋》。如今,这篇长赋藏于楼中的广州博物馆,被誉为“粤中剧迹”。“岭南三家”之另两位——屈大均、梁佩兰,亦曾多次出现在镇海楼的诗文唱达当中。
1881年,24岁的康有为登上越秀山,写下“沧海有时经烬劫,布衣何处不王侯”之句,抒发雄心。晚清著名诗人丘逢甲亦多有诗作吟咏此山:他在1896年写下“绝岛风尘狮海暮,大江云树虎门秋”之句;20世纪初,他往来广州与潮州、梅州等地办学之际,作二十四首七律,成为历代描写吟咏越秀山镇海楼最长的一组诗。
越秀山还深深吸引了当代文豪鲁迅。1927年,他同许广平登越秀山,一时兴起,从高处跃下,不料伤了腿,只能坐车回家。
走进越秀公园西门,可以看见一段残存的明代城墙。这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城墙,青砖布满绿苔,榕树在墙上盘根错节。抬眼一看,绛红的镇海楼巍然屹立。
明以前,越秀山一直在广州城外,没有真正大开发,直到明代才面貌大变。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将宋三城(子城、东、西两城)合并,并开拓北城800余丈,将越秀山南部包入城内。楼阁、书院、宗祠、庙宇相继在此修筑,民宅建上山麓,逐渐形成街巷。城墙横跨越秀山,在上面建一座五层高楼以壮观瞻。初名“望海楼”,后又改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在地势本就北高南低的广州城,镇海楼伫立于城北最高的越秀山上,嵌于城墙之间,确有“岭南第一胜概”的气象。明清年间,广州海贸繁盛,镇海楼作为广州城标出现在各种外销画上。
镇海楼高五层,被本地人亲切地呼作“五层楼”。“楼成塔状,塔似楼形”,特殊设计使镇海楼十分稳固,故能立于复杂倾斜的山地。镇海楼数百年来五毁五建,保持形制不变。“争城者必争山”。数百年来,镇海楼多次经历战火。中法战争时期,前来督师抗法的兵部尚书彭玉麟撰写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今日,镇海楼第五层仍高悬着此联的两个版本。
1929年,广州市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前身)选址镇海楼。这是广州第一个博物馆,也是中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当时的名人彭炳均、林崇志等纷纷向博物院赠送藏品。如今,馆内藏品已达4万余件,涵盖本地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珍贵文物史料。
南宋以后,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转移。到了元末明初,珠江流域文风渐盛。当时,广东不仅诞生了一批像陈献章、湛若水这样的学问大家,民间书院也呈井喷之势。明代,曾经的番山、禺山一带已成闹市,越秀山既在城内,又有林木之胜,成为时人开办书院的首选之地,始建于宋代的濂溪书院也从药洲迁到了越秀山。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仅越秀山南麓城墙以内就聚集了迂岗、泰泉、清泉、镇海、慎德、白山、明道、崇正等多间书院。
如果我们回到明代,沿山路拾级而上,可以在茂林修竹之中隐隐看见亭台楼阁,这便是三代书香之家——岭南黄氏开办的粤洲书院。明清年间,岭南黄氏人才辈出,尤以经学、史学、乐律无所不通的大学者黄佐为翘首。当年,不少士子到此向黄佐求学,越秀山麓书声琅琅。今天的北园酒家所在地,就是当时粤洲书院的一部分。
明初,广东贡院设在光孝寺,至宣德元年(1426年)迁到城内小北门附近,在今小北路北段的大石街、小石街、洪桥街一带。因为古代学校称为“黉校”“黉学”,桥南的街名随之称为黉桥街。后来,因“黉”字难写难认,“黉桥街”便改成了“洪桥街”,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因靠近贡院,书院纷纷向越秀山聚拢。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75岁的湛若水回到家乡广州,在今法政路一带修建“湛家园”,并在府第南边建造一座书院,取名“天关精舍”。讲学的湛若水往生徒们面前一站,大家都被他的雍雅的仪容与谈吐镇住了。作为心学集大成者、教育家的湛若水地位超拔。
湛若水身故后,天关精舍仍被岭南士大夫视为精神家园,庞嵩、黄莱轩等广州名士仍不时聚于天关精舍。他们把在湛若水的鳣座前交流学问,视作一种精神的洗礼。
清代,学海堂、菊坡精舍和应元书院相继落户越秀山南麓(今广州市二中范围内),三大学府毗邻相连,一时间越秀山书香缭绕,文人墨客云集,成为当时广东省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清代后期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Bsports体育、教育家、家、家都与三大书院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陈澧、邹伯奇、梁启超、梁鼎芬、廖廷相、文廷式等大家。他们引领时代的教育改革,为国家向现代转型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岁月长河中,越秀山守护着羊城烟火。古时,广州人春日登高览胜,重阳带上菊花糕去越秀山放纸鸢,今时,去越秀公园新年赏花观灯,看展踢球,更是市民的赏心乐事。人们与山为邻,与山共融,一座山,成了生活里最长情的陪伴。
据史载,南越王赵佗携臣子在越秀山上登高“修禊”(古时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礼,后来逐渐定于农历三月三日举行,骚人墨客在这一天聚会唱酬),这是有关越秀山民俗的最早记载。此后历朝历代,越秀山都是登高热门之地。据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九日载花糕、萸酒,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纸鸢)。”
美国人约翰·斯塔德在《1897年的中国》记载:“清末的广州……穿过城门,顺城墙前行不远,便可见到一座高大的瞭望台,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五层塔楼。这座建筑已多年失修,零星散落着斑驳的红色。来广州的游客都喜欢到楼上来休憩和登高望远。站在五层塔楼的顶上,可以眺望整个广州城。”
1921年,孙中山倡议将越秀山辟为公园。1925年底,举行公园开放典礼,这便是越秀公园的前身。当时,公园范围仅限于镇海楼、百步梯一隅,只及今日越秀公园面积的六分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人们在越秀山南麓建了中山纪念堂,在山顶建了雄伟庄严的中山纪念碑,还立了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纪念碑。中山纪念碑成为时期广州城区中轴线的北起点。
新中国成立后,越秀公园陆续扩建,开挖了北秀、东秀、南秀三个人工湖,成为广州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1950年,广州市市长叶剑英元帅号召青年用双手把曾经的泥地足球场(旧称广州市公共运动场,面积比现在小得多)建设成越秀山体育场,广州的体育事业翻开新的篇章。
在老广球迷的心目中,越秀山体育场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逢有球赛,“上山睇波”便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情感。每逢比赛,场内外都挤满了人。为了能买到一张票,上千人通宵达旦在场外售票处排队,买不到票的就想方设法爬到四周大树上“远眺”。有位球迷至今保留着一件背后印着“越秀山当自强誓传承再铿锵”的球衣,“儿子出生时,我特意带了它去医院接生。”每有进球时刻,球场就像一个共鸣箱,几万球迷发出的呐喊声与喝彩声犹如雷鸣,格外雄壮。中国足坛上著名的南粤球星,杨菲荪、容志行、古广明、赵达裕、彭伟国、胡志军……都是在越秀山体育场上奋力拼搏、百战成名。
除了体育场,公园内的越秀游泳场也被誉为“冠军的摇篮”:1956年,戚烈云在这里创造了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他也是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中国第一位“跳水皇后”陈肖霞、广州第一位奥运跳水冠军杨景辉、游泳名将甄迎娟、水球名将陈伟汉等都从越秀游泳场走向世界。游泳场也给一代代广州街坊留下了美好的夏日回忆。七十多岁的市民黄姨一直记得20世纪60年代在此拍摄的一部电影——《女跳水队员》。这部电影风靡全国,许多青少年因此慕名前来报名参加跳水培训班。她告诉记者:“来到越秀山泳场,年轻人就变得好大胆,争先恐后证明自己。望着山顶建筑黄瓦很气派,泳池碧波荡漾心情很舒畅,勇气来了,奋力一跳,是那时候最快乐的事!”
就这样,越秀山留给一代又一代广州人珍贵的体育记忆。球场、泳场里勇敢无畏的精神,也深深镌刻在广州的城市性格里。
龙年春节将至,羊城处处花团锦簇。越秀公园、东山湖公园、东风公园、越秀儿童公园均有迎春花会。广州从1953年起举办“迎春花会”,越秀公园是历年迎春花会的举办地,每年除夕开始,与传统花市接续,成为广州人欢度春节的民间盛会。自2012年起,越秀灯会成为“广州市迎春花市”的品牌活动。夜幕降临时分,越秀山张灯结彩,璀璨彩灯与立体花坛展示相结合,把青山绿水点缀得色泽艳丽、五彩斑斓。白天赏花,晚上观灯,成为大部分广州家庭过年的必备节目。
越秀公园还有各种展览,从1956年延续至今的菊花展,每年11月中旬都会吸引不少人前来观赏。从1994年至2010年(2002年停办),第1至16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主会场都设于此。
走进越秀公园,三三两两的人群,喂鱼的、闲谈的、漫步的、打太极的……欧阳山笔下的岭南市井生活图卷缓缓打开。东秀湖畔,一栋气质典雅的乳白色二层建筑,掩映于繁茂的大榕树中,和周围厚重的明城墙相映成趣。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牵着妈妈,好奇地向店里张望;窗边静静读书的女孩,好像一幅拉斐尔的油画;书香、花香、茶香与咖啡香四溢,文艺氛围吸引了诸多市民前来拍照打卡。这便是坐落于越秀公园的“花城书房·陌上花开”。
2023年初,花城文学院落户“陌上花开”文化空间,人们在此感受文学穿越时空的力量。热爱广州的理由,如今又多了一个:去越秀公园,感受文学与日常的碰撞。在诸多新媒体平台,都能见到市民来此打卡的留言:看完书,在越秀公园走一走,看到鲜活人生的现实世界;走进花城文学院,在平凡无奇的生活里发现美;趁周末,来一趟,书里永远有宝藏……人们与书香、花香相伴,在这个曾经书院星罗棋布之地赓续文脉。
“越秀山,你是一座历史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当我面对你时,我常常感到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凝重和文化的深厚。”考古学家黄淼章这样感慨。
它与人相互成就。“地因人盛,文以学扬”。越秀山麓贡院与书院,曾是广州文教中心。而今,当人们在山上流连时,也许还能听见岭南大儒湛若水、陈澧的讲学声,在古榕木棉中回响;可能还会看到文廷式、梁鼎芬、邹伯奇、于式枚等朝乾夕惕的身影,在参天古树间盘桓;或者还能感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少年意气报国雄心,在这山间充盈。
它与一片山齐头并进。越秀山从来不是一山独秀,它有自己的“家族”和“兄弟”。从1210米海拔的“广州第一峰”天堂顶开始,到帽峰山、火炉山、白云山、越秀山、莲花山,再到黄山鲁、龙穴岛,“广州脊”地质脉络延伸逾150公里,海拔落差1210米,各种地貌单元几乎一应俱全。越秀山代表广州的人文高度。亿万斯年,它和“兄弟”们同行共进,一起成长为广州文化的表征。
它与一座城共生共荣。越秀山之于广州的意义,远不止物理空间上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基因的内植,山与城相互赋能,共生共荣。
站在镇海楼前举目远眺,远望珠江蜿蜒如练,羊城锦绣,尽收眼底。而越秀山这部卷帙浩繁的历史巨著,等你来翻阅解读。
明永乐年初,因山上建观音阁,始名观音山。此后,越秀山名渐流行。清代、时期,越秀山、粤秀山、观音山三个山名盛行。
二巴公司已结合广州白云站春运到发客运量情况,在2月15日至2月26日期间开行广州白云站公交总站至芳村客运站春运夜间公交线路,运力将根据客流情况滚动发班确保夜间旅客快捷便利换乘公交。
假期来到尾声,晴天余额也不太足够了。今晚有一股弱冷空气南下,广州气温稍微下降,更强的冷空气还在后面。
记者从珠江监理获悉,南沙凤凰大道快速化改造、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等多个重点工程在春节期间不停工,监理人员和1700多名建设者们留守一线,干劲不减,节奏不变,冲刺新春开门红。
“湾区之心”年味浓!烟花汇演、海上看烟花……春节期间,南沙逾百场活动奉上,让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在升腾的烟火里感受南沙这座未来之城的浓浓年味。这个春节,南沙邀请大家来过大年!
弱冷空气就是弱,说是要初六来广州,看来要延迟到初七。别以为冷空气就这点本事,元宵节前还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给广州带来明显降温。
广式点心有数千种,其中不乏“隐藏款”。日前,广州日报联合广州酒家,邀请来穗的朋友们免费品试源自时期的“隐藏款”广式点心“蜂巢芋角”,活动一发起,受到广泛关注,大量外地朋友慕名而来。
2024年春节假期已过半,广州公交集团交通站场中心下属中运交通公司预测客流返程高峰预计在2月16日开始出现(农历年初七),持续至2月20日(农历年十一),客流多是返程务工的旅客,以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为主。
预计高峰日车流量约847万车次,出现在2月17日(2023年的高峰日车流量762万车次,2019年的高峰日车流量645万车次)。
2月14日是2024年春运第20天,春运已过半。来自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正月初五),春运前2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45亿人次,同口径相比,较2023年同期增长14%,比2019年同期增长11%。
北京时间2024年2月15日14时02分,在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北纬24.99度,东经106.99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向阳镇。
据熊猫谷2月14日通报,3人向大熊猫活动场内投掷杂物,被终身禁止再次进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北京时间2月15日天黑后,人们用肉眼就可以在西南方高空看到月亮和木星相伴的天文景观,即木星伴月天象。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天(15日),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北京、杭州—上海、苏州—上海、湛江—广州、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区间铁路客流较大。
昨天(2月14日)迎来“破五”,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增多、增强,今天降水则快速缩减,不过江西、浙江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雨现身。
记者从中国雪乡景区了解到,近日,因受气温回升和极端天气影响,雪乡景区冰雪景观出现不同程度融化,路面结冰存在交通隐患,为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雪乡景区将于2024年2月15日24时起闭园。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5日11时11分,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0亿!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明确相关办理事项。
随着节假日进入尾声,返程人流进入高峰,南航重点在常德、南充、阜阳等中南/西南/华东区域探亲航线,以及海口、长白山、丽江等旅游航线加大运力投入,年后春运期间累计安排加班2324班次,助力返程人员顺利出行。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356亿元,同比上升20.9%。
截至2月14日17时23分,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55亿!
截至北京时间2月13日18时24分,2024年中国电影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档期总票房突破45亿元(人民币),《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暂列档期票房前三位。
春节假期,很多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航旅纵横数据显示,初一初二两天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量,持续在高位运行。
预计2月12日全国高速公路网流量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部分热门城市、景区周边路网易发生拥堵。
当地时间13日,由党控制的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批准了一项总额950亿美元的对外军援法案,该法案主要涉及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印尼的春节怎么过?如今,印尼第二代华人依旧延续着贴春联、挂灯笼的习俗。龙年新春来临之际,大红灯笼、有着龙元素的红色衬衫、福字、红包等也成为当地市场热卖的商品。
龙年春节期间,一条由中国、乌克兰、意大利、俄罗斯等十余国音乐家演奏的创意交响乐《齐奏中国年》短视频在中外社交媒体平台广受好评。网友纷纷点赞,“交响乐里听春节,国际范儿,云南味儿!”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过分”,这也是他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对以方的最严厉指责。
春节假期期间,印尼巴厘岛和科莫多国家公园发生多起涉中国游客交通及溺水事故,造成多名中国游客伤亡,总领馆深感痛心和惋惜。
新西兰民防部14日晚宣布,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因山火进入地区紧急状态。警方提醒游客不要靠近山火区。
韩国水原市地区检察官14日宣布再次起诉本国最大在野党共同党党首李在明的妻子金惠景,指控她在上届总统选战期间“违法请客”。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14日表示,自他2018年12月上任以来,墨西哥政府收缴近5万支枪,其中七成从美国非法流入。
北京时间15日晨,2024年克威尔士公开赛结束第三日的较量,中国香港名将傅家俊惊险过关,晋级32强。
当地时间14日,中国香港选手何诗蓓在多哈游泳世锦赛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54秒89的成绩摘得个人世锦赛首金。这也是中国香港队历史上首枚游泳世锦赛金牌。
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2024年游泳世锦赛在卡塔尔多哈继续进行。在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唐钱婷以1分05秒27的成绩夺得冠军,刷新了季丽萍于2009年创造的全国纪录。中国香港队选手何诗蓓摘得铜牌。
昨天,2023-2024亚冠联赛1/8决赛开打。在东亚区第一场比赛中,本赛季亚冠唯一杀入淘汰赛的中超球队山东泰山主场以2比3不敌日本天皇杯冠军川崎前锋。
昨天,亚足联公布了第18届亚洲杯最佳阵容,11名球员分别来自包括冠军卡塔尔队在内的7支球队。其中,仅有韩国队李刚仁一人来自东亚球队。
今天,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重燃战火,短道速滑青年组和公开组先后开赛,从而为2月17日正式开幕的“十四冬”拉开序幕。
龙年大吉!中国游泳队在2024多哈世锦赛开门红,19岁的潘展乐联手季新杰/张展硕/王浩宇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夺冠,赢得了本届世锦赛中团的首枚游泳金牌。
2024亚洲羽毛球团体锦标赛2月13日至18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举行。在昨天的男团小组赛首轮角逐中,中国男队以5比0击败中国香港男队,迎来开门红。
2月16日大年初七,2024年世乒赛团体赛将在韩国釜山打响,男、女各40支队伍将争夺男团和女团冠军。派出最强阵容参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将冲击男团11连冠与女团6连冠。中国队已于本月12日深夜抵达釜山,并在昨天进入比赛场馆开练。
进入数字时代,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全球金融一体化有逐渐从区域金融结算、汇兑业务合作发展到区域间借贷资本自由流动、金融市场逐渐融合的趋势。
春节前,走进由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往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的4045次列车车厢,映入眼帘的是火红的灯笼、拉花,龙年春节氛围一下被拉满,行走的“列车大集”上更是摆满了地道的东北年货,让人不禁感叹:春运路上也可以买特色年货了!
7日上午,“前中超球员当教练指挥孩子踢人”成为社交媒体热搜词条。网络流传的视频中显示,在球队0比6落后时,主教练指挥场上小球员踢人:“谁过你,你就踢谁!”“再进球就照人踢!”目前,中国足协也已经关注到此事。
过年是亲朋好友联络频繁的时刻,一些分子抓住这个节点,往往借机冒充亲友、老同事、老领导,编造“没钱买票回家”“帮忙充话费”“代买机票”等各种理由借钱进而实施。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各地警方和相关部门也相继发布消息,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假期来到尾声,晴天余额也不太足够了。今晚有一股弱冷空气南下,广州气温稍微下降,更强的冷空气还在后面。[详细]
春节期间,返城客流高峰从2月16日(年初七)开始,至2月26日交通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详细]
“湾区之心”年味浓!烟花汇演、海上看烟花……春节期间,南沙逾百场活动奉上,让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在升腾的烟火里感受南沙这座未来之城的浓浓年味。这个春节,南沙邀请大家来过大年![详细]
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游客节假日精神文化生活,让人们享受到多样化、品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触摸、学习、感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详细]
明天就是正月初七,这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生日。这个节日在古时是较受重视的节日,民间有众多在这一天祈福的传统习俗,时至今日,广东地区仍旧保留“人日”饮食习俗。[详细]
2月9日至2月17日,高速公路实施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受返乡、探亲、自驾游等多重客流的叠加影响,广州市高速公路返程将呈现多波出行小高峰。[详细]